WHATSUP滑板网

信仰:滑板者的宣言——《南方日报》报道滑板运动

作者: 发表于: 2014-01-23 评论: 0 查看: 0

随着广州大学城滑板公园完工的日子越来越近,广东本地传统媒体也开始关注滑板了。《南方日报》记者许蕾用入门、进阶、完结三部曲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滑板运动,信息量极大,绝对的业界良心!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国人能通过媒体认识滑板运动,下面就是摘录的报道:


广州大学城在建滑板公园设计图


《南方日报》报道影印版

【进阶篇】

托尼·霍克是美国尽人皆知的滑板巨星,在1999年的极限运动会上,他的滑板生涯达到了顶峰。当天,他11次尝试高难度动作“900”(空中旋转两周半即900 )均以失败告终。不过,第12次,他完成了这一高难度动作。在一次访谈中,霍克说,“我只是感觉极大解脱,我终于征服了这个折磨我如此长时间的恶魔。从那以后,滑板让人们变得疯狂,我不断接受有关 900 的采访。霎时间,每个人都知道了 900 ”。滑板的魅力正在于此,达人的一个超高难度动作,就能让无数“板油”(板友,滑板爱好者)为之痴迷。

 
两小时尖翻入门
kickflip就是尖翻,用脚尖翻板,也可以简称KF。“你可以不会ollie但是你必须会kickflip”,为之入迷的板油这样说。达人“竏恢”说,只要有一定的ollie基础(过两立),两小时有效练习,就可以做出KF动作。
 
对于想学KF的菜鸟们而言,练习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站位。“其实你高手想怎么站就怎么站,脚位不是问题。不过对于菜鸟来说还是很重要”,“竏恢”介绍到,脚离板头的边缘越近板翻得越快,高度就越低,因为没有刷板和带板的空间;站得越远就相反,翻得就越慢,带得就越高、越飘。因上述原因,“我不建议开始练前脚站太里面,那不然你翻不出来”,菜鸟们在开始就不停的去试不同的位置,去找到最适合的。
 
第二步就是练习带板、刷板和抖脚腕。带板和刷板都和ollie一样,所谓的抖脚腕就是用脚尖往后去画一个圈。“不要被英文的kick给误导了,不是踢,是把脚尖翘起来”,“竏恢”说,要注意看脚尖与脚跟的关系:ollie的时候他们是差不多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而尖翻的时候脚尖在脚跟下面,指向地板,然后翘起来,指向前面,这就是所谓的向前“踢”。第三步是点板。所谓的向后点板其实是正常现象,kf往后点不需要非常刻意,因为重心放前面,板自然会往后跑。当然,这个往后点板的力度要你们自己去找适合你们自己的。“以我的经验来看,重心是玩滑板最重要的地方了,不管是什么平地动作,台阶,台子或者杠子,重心不对什么动作都好做,而且不会摔倒”,“竏恢”说,KF的重心只能是你自己找,怎么样舒服你自己才知道,重心在前脚,你要做的就是不停的去尝试。
 
具体到练习过程,“竏恢”建议,第一步先尝试翻半圈,然后脚都落在板上,不断的去调整上半身的位置,去压制滑板,让它在你脚下,“转不转是一回事,要是板不在你脚下,那还玩什么滑板”。ollie怎么跳kf就这么跳,就是前脚斜着放好,放松,然后跳起,对着板头的边缘刷过去。这样板就会自然翻掉,因为受力不均匀。第二步则是强化刷板。抖脚腕其实就是用脚腕画个圈,如果你做到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加快你的速度和力度。“我相信在第一步完成了一个小时以内你肯定可以成功完成第一个kf。”“竏恢”说。
 
调好14个螺丝松紧
滑板一共14个螺丝。滑板装备技术流达人“大脚板1号店”表示,一块完整的滑板就是靠这些小伙伴们团结协作,才让你畅享极限,既然要善待他们,那调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
 
先是中柱,中柱可根据自己个人的习惯或紧或松。中柱与支架分离的设计,可谓是滑板的灵魂所在。主要用来灵活控制滑板滑行的方向。如果滑板转向全靠荡板,岂不是很累。松,优点是转向灵活,缺点是新手站在板上会不好控制平衡。紧,则反之,平衡容易了,转向却变得僵硬。这需要板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调节。松紧的程度分别是以不咬轮为前提,以不崩裂PU为原则。所谓不咬轮,就是板的最大倾斜度不能接触到轮子,避免在滑行中板压住轮子发生骤停的重大安全隐患,直接把人给送出去。而“不崩裂PU”是因为中柱柔和的控制转向主要依靠PU的回弹,如果太紧,滑行转向及做一些技术动作时,PU承受的压力太大的话,它也会崩溃的,变形甚至裂掉。达人建议:新手在练习滑行和平衡时可以稍微紧点,来慢慢熟悉适应,不要一上来就直接以大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逼自己接受。
 
8个桥钉的调节。这个是必须要紧的,它除了会影响整个板的稳定性和一些技术动作的发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拧紧,整个板看起来没精打采,瞎晃,还会发出响声,你总不能整天骑个除了铃不响其它哪都响的自行车出去吧?紧当然很爽,但它还是有缺点,直接会影响板面或者桥的使用寿命的。碰上不好板面和桥,甚至OL的时候直接会把板或者桥崩裂,所以有人会在桥座与板面之间加一个薄的橡胶垫片,形成一个缓冲,这样就好很多。但问题在于街式板本来就是玩动作的,动作的完美就必须依靠硬碰硬的爆发力。而增加缓冲势必影响你的爆发力。所以这个度需要板友们自己去权衡,是追求板面的使用寿命呢,还是追求动作的幅度和干脆利落。
 
4个端母。端母也需要拧紧,原则是不能让轮子在支架横轴上有左右摆动的空间。一般支架横轴上每一端都会有配有两个小华司片,也就是两个小圈圈,安装是在轮子的左右侧各放置一个,这也是滑板上的一个亮点设计,它的设计的大小和环形宽度就是为了扣住轴承的最中心圈,而不至于端母一紧就压住整个轴承,造成轮子都无法转动的情况。如果拧紧,轮子实在是转动不了,那就在感觉不到轮子在轮轴上有摆动空间的前提下,再松个半圈。
 


15年前玩转滑板的“前辈”
网名白羊暗夜,因在滑板贴吧发表《大叔15年前在天安门玩滑板的照片》而引起关注,今年33岁,是全国最早一批“板油”。
 
翻领衬衫,套头毛衣,卷脚牛仔裤,滑板鞋,飘逸的发型……白羊暗夜脚踩滑板在天安门广场上起跳的照片已经有些发黄,不少“板油”看到之后,纷纷对这15年前的老照片“致敬”,一些女粉丝直呼“前辈您当年的范儿搁在今天都是帅得掉渣啊!”
 
面对小辈们的“膜拜”,白羊暗夜自己倒是有点不胜唏嘘。谁也难免“想当年”,作为一个过来人,白羊暗夜回忆起自己当年玩滑板的经历:“我们那时候真的很难,第一经济上基本支撑不住滑板的消耗,照片里我用的滑板板面是POWELL(应该是这么拼吧)板面我还清晰的记得名字小丑,桥是进口单翘板上拆下来的,轮子是国产的大轮用车床给车小了按上去玩的。那个板面400多还是500多,整整省吃俭用攒了一年多的钱。第二是资源比较封闭,很多动作是用录像机录得当时体育台放的滑板录像,录下来用慢放看人家的动作,之后自己琢磨苦练,祥云啊,在当时不得了啊,是那时滑板青年的梦想之地,不过在首体那个氛围真的很好,大家互相交流,玩。就是过去真的不是很方便,毕竟不是骑车,就是坐公共汽车。第三是不被家庭和社会认可支持,毕竟那个年代还不是很开放认可个性的年代。”
 
为什么会玩滑板?白羊暗夜提到,当时看到不知道谁有个资料上面是写的“OL是通向滑板自由王国的一道门槛”,之后各种练,“现在想起来还是叫人觉得很热血啊”。我学会OL是用一块几十的国产娱乐板吧,塑料轮,蹬几下跑不了多远的,神奇的是学会了OL板才折断的。
 
后期不玩的原因主要是环境,身边的板友逐渐的退出,首体日坛等滑板场地的消失,逐渐逐渐没有了滑板的热血,我从初一的时候开始玩,前后大概玩了6-7年。到快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再也没玩过,把自己的滑板送给一个小哥们,真正的退出了。
 
就在今年,白羊暗夜重出江湖,“这几天又装了个板没事玩玩,就会刷街了,原地还能做几个动作”,他感叹自己到底年纪大了,“玩上个十分钟就气喘吁吁了”。不过,他说到,玩滑板玩的是精神,“没有什么能阻挡追求自由的心!”
 
如何正确摔倒
很多板油出现严重运动损伤的原因是逞能,在滑行还很差,板都站不稳时就去冲大坡速降,极速摔倒的话神仙附体也护不了你;另一类情况是速度不快的情况下,比如慢速刷街中遇到石子,劈台阶、做flip等动作时失误摔倒,这种摔倒是可控的,是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的。学习滑板技巧的过程,也是学习怎么摔的过程,不学会怎么摔,早晚提前结束滑板生涯。学会摔,学会保护自己,比学会滑板技巧更重要!
 
1.首先要保证你的重心始终保持在两腿之间靠前腿一点点的位置,确保你摔倒时是向前的趋势。
 
2.两腿在板上时,要保持和板面垂直,上身也要侧过来,上身和板面在一条线上,用余光去看前方,不要拧着上身!只有这样,你才可能侧身往前摔。所谓的高手也不要逞能,尽量戴上护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你的手腕。
 
3.向前侧身摔倒时,用两只手撑地,同时借向前的趋势去滚,尽量不要直接由肩膀碰地。
 
4.护具并不是万能的,你有些部位护具是不可能对你百分百保护的。主要还是学习怎么向前侧身摔倒打滚。

【完结篇】
 
每一个“板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追逐各种技术动作的,期待自己能完成高难度的“大招”;有享受那种街头感觉的,沉浸于无拘无束的滑行时光;有热爱滑板这项运动的,难舍好友并渴望更多人加入……
 
等待:三年的成长期
需要多久,才能从一个滑板新手成长起来?达人说,大概是三年。
 
中国的滑板都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多亏了网络、视频网站以及各个滑板相关品牌的大力推广。“没必要感叹自己很孤独。在你自己的地方,找一个还过得去、能滑得动的场地,有时间就去滑吧。等你玩上两年了,也许你就可以找附近的板友去玩了。而且此时你对人生,对艺术,定也会有很大的收获了。然后再去找附近能玩的道具,再练上两年,那你就可以去参加各种本地的比赛,可以让别人记住你了。一不小心还能拿赞助,然后就能玩更多的动作,更多的道具,结识更多的人”,达人“214youngsola”说。
 
也许对一个小孩来说,三年的确很长,但当你活到二十三四岁,你就会发现,那就是一眨眼的事情。你玩下去就明白了,很快,你就可以说,我的特长是滑板了。“如果一个新手问,玩滑板玩多久能玩出点意思,我会告诉他,三年。如果你觉得三年太久,对不起,说明你既功利又太嫩”,他说,别想着别人会那么多招,我就要赶紧出招,或者别人做得那么标准,我就要做得更标准,或者别人都开始练道具了,我就一定要跟着别人去练道具。什么都别管,甚至你可以不出招,只要滑就是了。
 
孤独:一个人的坚持
一个人玩板。也许你在无人的街道默默的练习,从滑行到荡板再到OL。有的时候,会有一群“小哪吒”哥们在你旁边呼来呼去,向你展示他们如何轻松的过减速带,如何拉着衣角玩排火车。也许会有路人抛来质疑的目光。也许会受伤,会有家人的反对。
 
达人“chuitonglian”称自己是一名资深“板混”,2007年9月在武汉开始了自己漫长而琐碎的滑板生涯。“当时的广埠屯资讯广场还很热闹,玩板的很多。作为一个新手,感觉很是自卑。大家都能做出眼花缭乱的动作,我却连滑行都滑不好,有些想打退堂鼓”。他坚持下去的原因之一是朋友的鼓励。他回忆道,“我的一位学长是位刷街王,他当时就对我说,滑行很重要,只要有时间,有路就要滑,所以,滑好成为了当时我玩板的唯一目标。新手滑不好,怕被路人笑话,我就戴个耳机装耳聋。上课滑,下课滑,这样断断续续地维持着滑板梦”。
 
2008年时,“板混”还是什么动作都不会,ollie也不起,只是单纯地滑。“但不知为什么,只要能踩在板上,体会那种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感觉,就很快乐。当时开始不再关注其他人的看法,也不管别的滑手水平多高,就是享受自己的滑板”。2010年,他回到了家乡哈尔滨。这里的滑板氛围与武汉有差距,但是有几个铁杆的板仔,一直在坚持。跟他们在一起玩,“让我开始真正放开心理的包袱,真正去体会滑板的乐趣”。工作稳定后,“板混”开始反思自己近5年的滑板生涯。在板时间到底有多少?“我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当年的3月,哈尔滨还下着大雪,但他决定,该给自己的滑板生涯讨个说法了。那时还不敢过一立,但是我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每天都坚持玩1个小时,并且不断向周围的板仔请教,有时也将自己的动作视频传到吧里交流,现在终于在滑板节过了3立!
 
信仰:滑板者的宣言
有一个“板油”写的一封信,引起很多同好者的共鸣。
 
滑板爱好者在渴求包容,“我们不是什么另类,我们的轮子对地面的伤害不是很大,那个杆子,或者那个楼梯对我们意义不一样,让我们试试,包容一下,理解一下好吗?就像你看上了一件衣服,你连试都不能试的心情和我们那时的心情一样。我们很少会碰到人,我们宁肯自己摔出去,也不会让滑板去撞到人或车,我们也会理解你们,只是太喜欢那些地形”。
 
有时候,即使是一些细节,他们也很需要尊重,“我们不是另类,我们上地铁,上公交,都会背着板包,或者让轮子脏的那面冲自己,能不能不要用那种厌恶的眼神看着我们,我们不脏,虽然有时候玩得高兴,浑身是汗是土是泥。尊重是每个人的最基本的原则,我们的滑板跟你的包包是一样的,我们有权出入地铁、车站。请不要把我们拦截在外面好吗?”
 
认同感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我们不是另类,我们刷街的时候,会靠边走,我们的技术不好,不会轻易刷街,请你们不要拿你们的手机,拍照发微博,我们不是猴子,每个sk8都说,习惯了,看就看吧,我也会这样说,但是你能听出来,那种无奈和无限的悲哀吗?”
 
爱滑板的人,有时候也很无奈,“我们玩板的时候,可能会穿着最破的衣服、裤子、鞋子,我们戴着平檐帽,不是为了酷、好看,只是为了吸汗,压住松散开的头发。不是赞助,真的买不起耐克、万斯,一双鞋平均500到1000元,踢得爽的时候,一星期就破了,哪有那么多钱去买新鞋啊?如果不是在学校,我真的想晒晒我的板鞋,一双DC,补了4次,我妈都不好意思看,就这我都不舍得扔,脚感是再好的新鞋都找不来的”。
 
女板友徐莹说:“女孩子脸皮真的很薄,她们滑板是下了多大的决心你们知道吗?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女孩呵护的如同珍珠,完美无瑕,我相信再开明的父母天天见女儿滑板回来浑身脏兮兮的,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瘀血、划痕、肿胀,他们肯定不会让你继续滑板,无论你软硬兼施,每次快成功的时候他们看到腿上的伤疤,都会坚决的摇头。她们背负着家庭的反对,有时候也会因为滑板疏远朋友、闺蜜。不要伤害她们。”
 
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他们很帅是吗?动作连贯,成功率高,姿势漂亮,高飘远。有多少人看视频的时候注意到,他们剪辑的片段总有摔倒的镜头,一个大乱,是崴了多少次脚,板子把小腿打成什么样,膝盖每到夜里疼了多少次才能出来的结果。徐莹说:“疼,怎么不疼啊,但是为了你喜欢的东西受伤,很值得。我们都向往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板友一起,跟恋人一起,跟滑板一起,青春真的需要一次这样的疯狂。哪怕下一秒再也站不起来,我也不后悔我年少时,选择了一个叫滑板的东西”。

原文“都市逍遥族玩转滑板”

来源: 南方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