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UP滑板网

滑板曾是一只蝴蝶,一跳一翻,却掀起街头「我们的浪潮」

作者: 张汉生 发表于: 2019-11-30 评论: 0 查看: 0



洛杉矶正是滑板的起源地,如今这里火热的潮流生意与滑板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凡有一部纪录片敢在片头就这么赤裸裸的把滑板捧上这么高的位置,那么这部片子必然会讨滑板人的欢心,而且也几乎可以断言,拍这片的八成是滑板中人,没跑儿!

这就是我在《我们的浪潮》的观影会上看到开头后的想法。



首部全球潮流文化体验式纪录片的《我们的浪潮》昨晚在腾讯视频正式开播,这个系列的第一集《来自街头》的内容恐怕也引起了一波不小的浪潮。

如我前面所说,这一分集的导演正是孙宇,前身就是一名混迹北京街头的滑板摄影师,在加入异视异色后参与执导和拍摄的《滑手日记》《只有街舞》对于喜欢街头文化的尤其是滑板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相当令人欣慰且敬佩的一点是,《来自街头》并没有真的用口号和标榜的方式来讲述滑板,而是用《我们的浪潮》宣称的调性那样通过“地域跨度和文化反差”的方式呈现潮流文化的故事。

一边是售价至万元美金的潮流单品
 
另一边是33刀两双的二手滑板鞋
 



 
通过滑板生态与潮流生意的反差对比传递出的张力是这一集最吸引我的地方,可以说在滑板有限的历史中,滑板人和他们创造的文化一直保持着一种“孤”芳自赏而且唯我“独”尊的存在,历来无数的滑板视频也几乎都以滑板为核心,这个群体和他们的文化似乎无意与其他文化去做任何类型的对比。

《来自街头》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滑板“被”强行拿来对比,在同一部影片中,通过镜头的推拉和转移,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滑板圈外围更广阔的视野和左邻右舍的状态,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



而片中最触动我的则是位于洛杉矶的L.A. SKATE,一个做着二手滑板生意的滑板店。

虽然二手交易在滑板圈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但是对比潮流圈的生意,滑手们的交易反倒显得有点上不了台面了,况且谁能想到在滑板的起源地竟然有着这样一间拥有40年历史的店铺。聊技术聊文化滑板人都高举双手欢迎,但是谈钱就有点伤滑板人的感情了吧



就像胡天祐说的:“鞋子、板面其实对于滑板人来说都是消耗品,我们是不可能去潮店排队几小时买一双鞋子的!”或许滑板与钱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只有像老店主Dave White,社会滑板的创始人Raph还有导演孙宇这些逐渐老去的一代滑板人才能坦然的面对。
 
你们skater,

是不是特别特别看不起我们?

 


“我一直会觉得,就是skater,你们是不是特别特别看不起我们?”

这是担当这一集体验者的马伯骞和胡天祐的一段对话,在兵分两路分别向大家展示了洛杉矶的潮流和滑板生态后他们在滑板人都熟悉的威尼斯海滩碰头了。这个安排有点意思,它也很像是潮流与滑板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一次对话



记得在观影当天我们也跟导演就这个“鄙视链”的问题有过探讨,孙宇也是一针见血的指出“包容”是文化发展的关键,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不过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滑板人还是需要建立一种真正的文化自信,也只有这种自信才能让他们从容的面对潮流甚至金钱与物质的冲击和影响,回归本质与核心,聚焦在自身与滑板的连接处,感受那份纯粹且强大的力量,那才是激情和创造力的源头。而所谓的文化,不过是这源头力量的扩散与辐射。



我一直觉得,滑板就像那只引发龙卷风的蝴蝶,当年的滑手们在LA街头的一跳一翻,却生生掀起了遍及世界各地的滑板浪潮

很高兴能看到这样一部纪录片,在光鲜亮丽之中透着几分犀利和劲道。看完有点上头还上瘾,已经开始期待下一集《来自街头》第二部分的内容了。




包括本集涉及的潮牌、滑板和改装车在内,《我们的浪潮》还有美妆、发型与造型、派对文化共四大主题的内容,分别由风格各异的分集导演加持,在马伯骞胡天祐刘柏辛吴佳烨朱婧汐几位潮流达人的带领下去往日本、纽约、伦敦、洛杉矶、莫斯科、日本、韩国等全球范围内的11个城市,亲身体验潮流文化的根源,并与各个城市不同圈层文化的代表人物进行交流。向大众展示潮流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属于年轻世代的态度和创造力。

《我们的浪潮》将每个主题分为上下集,共计8期的内容,从11月28日起每周四21:00在腾讯视频全球独播。







最后想说的是,我并不擅长打分,但对于喜爱任何一种潮流文化的年轻人来说,《我们的浪潮》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看外在世界的浪潮,也是为了感受它在你内心掀起的浪潮。

来源: 张汉生
上一篇 下一篇